你的位置: 述职报告之家 > 述职范文 > 导航 > 一匹出色的马教案(精选十三篇)

一匹出色的马教案

发表时间:2025-03-09

一匹出色的马教案(精选十三篇)。

《一匹出色的马》是13篇叙事短文,讲述了“我”一家四口在春天的一个傍晚到郊外散步,看到美丽的春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匹出色的马教案(精选1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匹出色的马教案 篇1

《一匹出色的马》这篇课文讲述了郊游归来妹妹要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而快乐回家的故事。文中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描写自然景象。截取生活片段,以对话展开情节叙述,解答课题设置的悬念,“一匹出色的马”其实是爸爸拾起的一根柳枝。作者灵活地运用叙事、写景、抒情的手法,表现孩子在自己的想象与游戏中获得的快乐,创造了感人的童心世界。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适时的关爱与正确的.引导能使我们的童年更快乐。

怎样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出色的马”在文中的含义,真正体会到“出色”,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结合今年因新冠肺炎病毒的影响,我们响应号召居家隔离病毒,原本快乐祥和的春节变得漫长而无聊。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是怎样和家人一起做游戏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的?从而理解课文中妹妹态度的转变是从游戏中获得快乐,忘记劳累。同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细品,找一找爸爸和妈妈态度的对比,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内涵,还在无声中告诉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阅读”这种基本有效的读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手段的实施都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所以一定要从孩子的真实感受出发,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一匹出色的马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认 “郊、泛” 等 14 个生字,会写 “匹、波” 等 8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春天郊外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通过朗读、想象、表演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体会家人之间的关爱和温暖。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家人之间的关爱。

教学难点

体会 “一匹出色的马” 的含义,感悟家人之间的温暖。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春天郊外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美景。

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春天郊外的音乐和图片,营造出美丽的春景氛围。

(2)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春天来了,郊外的景色可美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春天郊外的美景,看看在那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3)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纠正读音。

(4)全班齐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识字教学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交流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谜语等。

(3)开火车读生字,巩固识字效果。

(4)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春天的郊外有哪些美景?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春天郊外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指导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读出春天郊外的美景和一家人的快乐。

(2)学习第四至七自然段。

默读第四至七自然段,思考:妹妹为什么不想走了?爸爸是怎么做的?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妹妹的心情变化,体会爸爸的智慧和对妹妹的关爱。

分角色朗读第四至七自然段,读出妹妹的'撒娇、爸爸的幽默和妈妈的温柔。

(3)学习第八自然段。

齐读第八自然段,思考:妹妹为什么又高兴地跨上 “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一匹出色的马” 的含义,体会妹妹的天真可爱和独立自主。

指导朗读第八自然段,读出妹妹的快乐和自信。

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你觉得这是一匹怎样的马?为什么?

(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像 “一匹出色的马” 这样的东西呢?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故事。

(3)教师总结: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 “一匹出色的马”,勇敢地向前迈进。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春天郊外的美景,感受了一家人的温暖和关爱,还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像文中的妹妹一样,乐观勇敢,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2)布置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观察春天的美景,画一幅画或写一段话。

一匹出色的马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出色、河水、碧绿、波纹、河岸、柳叶、景色、恋恋不舍、松开、路旁、柳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一匹出色的马”的真正含义。找出文中描写爸爸巧妙解决问题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爸爸教育我们要独立自主,要体谅家人

3、学习联系上下文和使用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语

4、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一家人一起散步所带来的快乐。

2、学习联系上下文和使用査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语。

激趣引入

1、师:孩子们,你们平时在家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2、学生自由汇报。

3、你觉得哪一件事是有趣的?说说有趣在哪里?

4、先同桌交流,再请两个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全班交流,其他的同学可以适当的补充

5、师:其实,只要是和家人们一起做的事,什么事都是有趣的,都是有意义的。比如,散步这件事,看起来很平凡,但如果是和家人一起做,那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不信我们就来看看。

6、板书课题,指导“匹”字的写法。

7、读课题,说感受。

为什么说是一匹出色的马?真的有一匹出色的马吗?这匹出色的马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匹出色的马究竟是怎样一匹马吧!

1、媒体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看清字形,把课文读正确

(2)给每小节标上序号

(3)思考:一匹出色的马究竟指的是什么?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反馈自学情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学生点评。

(3)根据反馈情况重点指导以下生字读音。

she

葱:平舌音

软、舍、株:翘舌音

恋:边音

舍:多音字

4、出示词语

出色、河水、碧绿、波纹、河岸、柳叶、景色、恋恋不舍、松开、路旁、柳树

(1)全班齐读,找出白己存在问題的词语。

(2)同桌互相认读,不会的让同桌教一教。

(3)有不理解的请利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和査字典的方法了解。谁能说说“恋恋不舍”的意思。

(4)在文中找出“恋恋不舍”所在的句子: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不舍,不想回去。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就是还舍不得高开。找出他的近义词——依依不舍。

(5)用“恋恋不舍”说一句话。

5、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全班齐读课文

(2)请同学汇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师概括: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们一家人一起去散步,大家都被沿途的风景吸引,走了不少路。在返回的时候,妹妹不想走,让爸爸妈妈抱,爸爸巧妙地让妹妹高兴地跑回家。从而教育我们,要学会独立自主,不要总依赖家人,要学会体谅。

三、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匹、纹”等8个生字。

2、说说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3、重点指导“恋、像、求”字的笔画

4、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绿色圃教育网

5、写生字。

四、拓展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3、收集爸爸妈妈的话语。

一匹出色的马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 “郊、泛” 等 15 个生字,会写 “匹、妹” 等 9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郊外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美。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独立自主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景。

教学难点

理解 “一匹出色的马” 的真正含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播放春天郊外的美景图片或视频,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看到春天的郊外,你想到了什么?

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3)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认读生字词。

精读课文

(1)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郊外的美景。

欣赏春天郊外的图片,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找出描写春天郊外美景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其美。

(3)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

找出描写妹妹心情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妹妹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讨论:妹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变化?

理解 “一匹出色的马” 的含义

(1)提问学生:“一匹出色的马” 指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 “一匹出色的马” 的真正含义,体会爸爸的智慧和对妹妹的关爱。

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像妹妹一样的经历。

(2)引导学生关爱家人,学会独立自主。

课堂小结

(1)总结课文内容,强调 “一匹出色的马” 的含义。

(2)布置作业:把课文读给家人听,和家人一起分享春天郊外的美景。

一匹出色的马教案 篇5

《一匹出色的马》是一篇极富童真童趣的故事,在备课时我多次研读文本并以孩童视角去赏析文字。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教学中我充分备课,备自己、备学情,充分地解读文本,争取在文本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点。

2、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春天傍晚的美景,并且借助课文插图的美景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欣赏美、感受美,进而心生幸福而愉悦之情,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本节课的不足:

1、教态过于严肃,缺少微笑。

2、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在自主读文环节行为涣散,多数同学在说话,没有阅读。

3、在授课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状态的调整。

4、小组合作学习有待引导和加强。

5、课堂语言不够精炼,教师说的多学生反而听得少。

改进措施:

1、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和状态,及时调整坐姿。

2、加强教师教学艺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带着兴趣读书、学习。

3、课堂教学中试着编制一些口令,从而让学生规范有序地去学习,明确下一环节我该怎么做、做什么。

4、重点引导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会学习、会合作,让语文课去繁就简。

5、精炼课堂用语,精心备课,研究自己的课堂,唤醒沉睡在孩子心中多年的语文之春。

一匹出色的马教案 篇6

核心提示:这篇课文讲述了郊游归来妹妹要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而快乐回家的故事。文中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描写自然景象。截取生活片段,以对话展开情节叙述,解答课题设置的悬念,“一匹出色的马”其实是爸爸拾起...

这篇课文讲述了郊游归来妹妹要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而快乐回家的故事。文中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描写自然景象。截取生活片段,以对话展开情节叙述,解答课题设置的`悬念,“一匹出色的马”其实是爸爸拾起的一根柳枝。作者灵活地运用叙事、写景、抒情的手法,表现孩子在自己的想象与游戏中获得的快乐,创造了感人的童心世界。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适时的关爱与正确的引导能使我们的童年更快乐。

优点之处: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在读中感悟。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细品,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内涵,还在无声中告诉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阅读”这种基本有效的读书方法。同时,我在课堂上还注重了双基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不足之处:

读文较多,写字时间不够。

改进措施:

设计随文识字,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同时加快上课的节奏。

一匹出色的马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认“郊、泛”等 15 个生字,会写“匹、妹”等 9 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中妹妹心情的变化。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写字,培养识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爸爸的智慧和妹妹的天真可爱,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一匹出色的马”的含义。

2. 教学难点

体会妹妹心情变化的原因,感受爸爸对妹妹的爱和教育智慧。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3 分钟)

出示课件:展示一些美丽的郊外风景图片。

提问引导:同学们,你们喜欢去郊外游玩吗?在郊外你们都看到过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和文中的一家人一起去郊外游玩,看看他们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板书课题:一匹出色的马,引导学生读课题,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2 分钟)

自由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郊、泛、波、纹、葱、软、毯、异、恋、舍、求、株、拾、骑、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讲解生字:重点讲解“郊、泛、葱、毯”等字的字形和字义。如“郊”是左右结构,与城市周围的地方有关;“泛”有漂浮的意思。

认读词语:波纹、葱绿、柔软、绿毯、异常、恋恋不舍、要求、一株、拾起、骑马、跨越,通过图片、动作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概括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一家人在郊外散步,妹妹走不动了,爸爸给她一根柳枝当作马,让她高兴地跑回了家。

3. 精读课文,体会情感(20 分钟)

学习第 1 - 3 自然段(郊游的情景)

默读思考:默读第 1 - 3 自然段,思考郊游的景色怎么样?用“____”画出描写景色的句子。

交流反馈:出示句子“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景色的美丽,通过“碧绿碧绿”“层层波纹”“拂过”等词语体会画面感。

学习第 4 - 7 自然段(妹妹走不动和爸爸的办法)

角色扮演: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妹妹和爸爸,朗读第 4 - 7 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妹妹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体会心情变化:讨论妹妹一开始走不动时的心情(疲惫、撒娇),爸爸把柳枝给她后的心情(好奇、兴奋)。

理解“一匹出色的马”:提问:为什么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引导学生理解这根柳枝给了妹妹动力,让她忘记了疲劳,像骑着马一样快乐地跑回家。

感悟爸爸的爱和智慧:小组讨论爸爸的做法好在哪里,体会爸爸对妹妹的爱和巧妙的教育方法。

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妹妹跑回家)

朗读体会: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妹妹的快乐,体会“恋恋不舍”这个词的意思,想象妹妹骑着“马”回家的情景。

4.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5 分钟)

总结: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妹妹在郊游过程中的心情变化,以及爸爸的智慧对妹妹的影响,强调生活中的美好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去发现。

拓展: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家人或朋友用巧妙的方法帮助自己的经历。

5. 指导写字(10 分钟)

出示生字:匹、妹、波、纹、像、景、恋、舍、求。

分析字形结构:指导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结构,如“匹”是半包围结构,“妹”是左右结构。

示范书写: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重点生字,如“波”,强调右边“皮”的笔顺,“恋”字上面的“亦”字的写法。

学生书写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书写规范,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6. 布置作业(3 分钟)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 3 遍。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一匹出色的马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郊游归来妹妹要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而快乐回家的故事。文中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描写自然景象。截取生活片段,以对话展开情节叙述,解答课题设置的悬念,一匹出色的马其实是爸爸拾起的一根柳枝。作者灵活地运用叙事、写景、抒情的手法,表现孩子在自己的想象与游戏中获得的快乐,创造了感人的童心世界。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适时的关爱与正确的引导能使我们的童年更快乐

二、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对其中的谈话场景学生已能入境地感受,而妹妹遇到的问题则是大多数学生都会遇到的,爸爸的解决方法让妹妹在自己的想象中骑上一匹马,从而忘却了疲劳,也会让学生在妹妹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汉字,会认会写8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有归类识字的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思考爸爸的话和他的做法,理解鼓励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汉字,会认会写8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培养归类识字的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思考爸爸的`话和他的做法,理解鼓励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学生自由发言。

2.齐读课题《一匹出色的马》。

3.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和家人一起经历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在讲些什么?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郊、泛、波、纹、葱、软、毯、异、恋、舍、求、株、骑、跨。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波、毯、株、骑。

(1)比较认知“波”和“纹”: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出示谜语和图片帮助识记生字。)

(2)“舍”字强调音节是“shě”,还有一个读音“shè”。要注意区分开,在文中的词语“舍得”中读第一个音节。

(3)“株”字强调音节是“zhū”,不要读成“shū”,注意它的偏旁和结构。

(4)“骑”字也是左右结构的字,按照汉字书写的要求,书写的时候注意衔接。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出示谜语,帮助理解生字。)

(5)出示图片帮助识记生字“波纹”和“绿毯”。

5.猜谜语。

水面一层皮——波

两把火一根毛——毯

一匹奇怪的马——骑

一棵红色的树——株

6.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同学们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啊?今天我们一起看看这匹出色的马到底出色在哪里呢?一起来学习《一匹出色的马》。

1.一个春天的傍晚,妈妈牵着妹妹,爸爸牵着我,一起到郊(jiāo)外去散步。我们沿着一条小河走。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fàn)起层层波(bō)纹(wén)。河岸上垂(chuí)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把句子读通顺,读出一家人在一起的美丽心情。)

2.路的一边是田野,葱(cōng)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ruǎn)的绿毯(tǎn)。(景色这样美丽,我们也要读得很美丽哦,读流利,读通顺。)

3.春天的郊外,景色异(yì)常美丽。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liàn)恋不舍(shě),不想回去。(读通顺,不丢字,不多字。)

4.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qiú)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哦。这句话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我们应该怎样读?要读出妹妹的语气。)

5.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妈妈为什么摇头,要读出妈妈的语气。)

6.妹妹转过头求爸爸。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zhū)柳树下,拾(shí)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zhī)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qí)着它回家吧。”(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呢,很想知道,你呢?)

7.妹妹高兴地跨(kuà)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朗读时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时间。爸爸的柳条好有魔力啊!)

五、课堂展示

1.讨论交流:妹妹说累了,爸爸妈妈分别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2.小组推荐优秀的小选手上台进行分角色课文朗读。

六、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美。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匹、波、纹、像、景、恋、舍、求。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匹、纹、恋、求”的注意要点。(预设:“匹”注意结构,同类的汉字注意笔顺。“纹”注意偏旁部首。“恋”想一想其它“心”的字。“求”注意一点。)

4、学生临习生字。

七、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拼音练读。

2.给生字组词,开火车组词。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4.复习生字,出示形近字组词,大家进行开火车。

5.出示多音字、同音字进行训练与积累。

6.学习生字,说一说同一个偏旁的字有什么特点。

7.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二、课文赏析

导学:同学们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啊?今天我们一起看看这匹出色的马到底出色在哪里呢?一起来学习《一匹出色的马》。

(一)品读第1—3自然段。

1.你在这些文本中读到了什么?

2.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到的呢?

3.我们一家人在什么时间去哪里做什么了呢?

4.景色是怎样的,你能不能读出来呢?

5.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这里的美景呢?

6.这里的景色这样优美,我们的心情很很好!

7.课堂展示:

碧绿碧绿:乌黑乌黑、雪白雪白

葱葱绿绿:高高兴兴、清清楚楚

8.“异常”是什么意思?

9.“恋恋不舍”照样子说词语。

10.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二)品读第4—6自然段。

1.我们走的时间久了很累,妹妹要做什么?

2.妹妹很累,妈妈也很累。

3.妹妹累了就要妈妈抱,你小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

4.又长又细:又大又圆

5.爸爸为什么默不作声呢?

6.讨论:

妹妹累了为什么要爸爸、妈妈抱?

爸爸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呢?

(三)品读第7自然段。

1.刚才还嚷着说累的“妹妹”为什么突然就可以蹦蹦跳跳地跑回家了?

2.想一想“迎接”的意思,并用上“迎接”说一句话。

3.照样子说词语:蹦蹦跳跳。

4.妹妹是怎样回家的?

5.为什么她很累了却跑得这样快呢?难道真的是那匹马的魔力吗?

6.课堂展示

观察一下标点符号的用法。

A.提示语在前面,加:“”

B.提示语在中间,加“”,“”

C.提示语在后面,加“。”

三、巩固练习

四、作业布置

1.书写本课生字。

2.把积累的好词好句子写到小本本上。

3.把自己懂得的道理写一写。

一匹出色的马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郊、泛、葱”等15个生字,书写“匹、波、纹”等9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课文内容。(大学生范文网 1467.coM.cn)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文中妹妹在爸爸的引导下情感的变化,感悟爸爸独特的教育智慧和对孩子深深的爱。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中描写景色和妹妹心情变化的语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亲情的温暖。

2.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一匹出色的马”的象征意义,体会爸爸教育方式的巧妙。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1. 趣味导入(5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匹马的简笔画,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画的是什么?你们喜欢马吗?马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一匹出色的马》,不过这匹马可有些特别哦,它到底是一匹怎样出色的马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2.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5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生字,如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对于容易读错的字,如“葱郁”的“郁”,“柔软”的“软”,重点进行正音练习。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记忆生字的字形。例如,“郊”可以用“交”加“阝”来记忆,“泛”可以用“乏”加“氵”来记忆。

结合课文语境,学习词语。课件出示文中的词语,如“出色、波纹、葱郁、柔软、绿毯、异常、恋恋不舍”等,让学生认读词语,并结合图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3.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20分钟)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一匹出色的马”写了一件什么事。读完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一家人在郊外散步,妹妹走累了,想要爸爸妈妈抱,爸爸把一根柳条当作马给妹妹,妹妹高兴地骑着“马”回家了。

学习描写郊外景色的部分(第1 - 3自然段)。

教师范读第1 - 3自然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提问: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色?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然后课件展示郊外美丽景色的图片,对照图片再读课文,感受景色的美丽。

找出文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如“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郁郁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妙处,感受作者对郊外景色的喜爱之情。

学习描写妹妹心情变化的`部分(第4 - 7自然段)。

默读第4 - 7自然段,找出描写妹妹心情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如“妹妹求爸爸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引导学生对比妹妹前后的心情变化。

小组讨论:妹妹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爸爸的做法好在哪里?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爸爸把柳条当作马给妹妹,是利用了孩子的天真和想象力,让妹妹在游戏中忘记了疲劳,同时也培养了妹妹的独立性。

4. 深入探究“出色的马”的含义(10分钟)

组织学生再次阅读全文,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出色的马”的含义。从物质层面看,它只是一根普通的柳条,但从精神层面看,它是爸爸对妹妹的鼓励和引导,让妹妹充满了乐趣和力量,帮助妹妹克服了困难,所以这是一匹出色的马。

引导学生体会爸爸的教育智慧和对妹妹深深的爱,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种教育方式的看法。

5. 拓展延伸与总结(5分钟)

拓展: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家人是怎样帮助自己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总结:这篇课文通过讲述郊游中的一个小插曲,展现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文中的爸爸用他独特的方式教育孩子,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教育的智慧。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家人的爱,并像文中的妹妹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

6. 布置作业(5分钟)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和他们说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画、写日记等,记录下你和家人之间难忘的事情。

书写生字,每个字写3遍,组两个词。

六、板书设计

一匹出色的马

郊外美景:美丽迷人

妹妹:累(求抱)→高兴(骑“马”)

出色的马:柳条(爸爸的爱与智慧)

一匹出色的马教案 篇10

这篇课文讲述了郊游归来妹妹要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而快乐回家的故事。文中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描写自然景象。截取生活片段,以对话展开情节叙述,解答课题设置的悬念,“一匹出色的马”其实是爸爸拾起的一根柳枝。作者灵活地运用叙事、写景、抒情的手法,表现孩子在自己的想象与游戏中获得的快乐,创造了感人的童心世界。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适时的关爱与正确的引导能使我们的童年更快乐。

这篇课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对其中的谈话场景学生已能入境地感受,而妹妹遇到的问题则是大多数学生都会遇到的,爸爸的解决方法让妹妹在自己的`想象中骑上一匹马,从而忘却了疲劳,也会让学生在妹妹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质疑“一匹出色的马”是什么,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课文。再通过朗读,引导他们想象作者笔下春天景色的美丽;通过妹妹前后的变化,感悟孩子的童心世界,体会正确的关爱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我注重学生在读中感悟。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细品,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内涵,还在无声中告诉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阅读”这种基本有效的读书方法。同时,我在课堂上还注重了双基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匹出色的马教案 篇11

《一匹出色的马》是一篇叙事短文,讲述了“我”一家四口在春天的一个傍晚到郊外散步,看到美丽的春景。往回走的时候,妹妹要求妈妈抱,爸爸给了她“一匹出色的马”。妹妹骑“马”自己回家了。课文充满生活情趣,春景的描写和人物的对话,特别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感情朗读训练。

设计者从基于识字与写字、基于阅读和基于口语交际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设计者根据文章的前三自然段重点写景,聚焦学习任务,重点突出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把本节讲课思路定为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突破点为通过分角色对话体会妹妹的'心情变化。

作者以马为话题展开谈话,激发孩子的课堂兴趣,指导学生书写课题。由于是二年级课程,所以初步感知为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自读,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交流分享心得。其次通过想象画面感受文本品读句子,借助词语来理解句子意思,脑海中浮现一幅幅画面,加深对句子的理解。相机再有感情的回读课文。环节四自读自学,交流感悟,思考课文中的这匹马又是指什么?怎么神奇的让妹妹飞快的跑回家了?用小组结合的形式展开讨论,随文识字指导朗读,最后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描写春天美景的句子,抄写在任务单上。

教师各环节设置围绕学习目标层层紧扣,课堂紧凑,学生定会学有所得。

一匹出色的马教案 篇12

【知识技能】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妹妹前后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独立、坚强地面对生活。

2.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一匹马带给妹妹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妹妹前后的对比,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自立、自强、乐观、向上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一边读一边积累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比一比,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这匹马其实是一根柳条,这节课我们研究为什么说它“出色”,从而体会妹妹的变化。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一匹出色的马)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读课文想想这匹马是怎么神奇地使妹妹飞快地跑回家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哪些自然段时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哪些自然段写妹妹央求爸爸妈妈抱的情景,哪些自然段又是写妹妹高兴地自己跑回家的情景。

3.同座互相议一议,读一读。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获。这两位同学做得很好,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边圈画。

(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

围绕“这匹马怎么神奇了,妹妹的变化”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

1.哪些自然段时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看到了哪些美景?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1)写一家人散步,我是从课文的第1、2、3自然段中读到的。

(2)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找出描写郊外景色优美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

(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句子时,教师相机出示下面句子,指导朗读。(课件出示)

A.“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河水的美。

“碧绿碧绿”就是()的'意思,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我会仿写:

仿写句子:一阵清风吹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

C.朗读指导:用舒缓、轻柔的语气读出郊外景色的美好。

(4)看到这样的美景,全家人都陶醉了,从哪里看出来?(课件出示)

“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

谁会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教师着重指出“一边…一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一边,一边。

自由练习。然后指名说句子。

2.哪些自然段时写妹妹央求爸爸妈妈抱抱她?妈妈爸爸怎么做的?

(1)我是从课文的第4--6自然段中读到的。

(2)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教师出示下面的句子:

(课件出示)

A.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

B.爸爸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

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大家自由读读这几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句子,回答老师的提问。

你认为爸爸妈妈为什么拒绝妹妹的请求?

预设一:爸爸妈妈是在锻炼妹妹的意志,让她学会坚强。

预设二:因为爸爸妈妈确实自己很累了,实在抱不动了。

“一匹出色的马”其实是一根________。(柳枝)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指导读好句子。

读得好!看谁读得好。

师生读。男女生读。

3.学习第7自然段

(1)出示:“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我早回来啦!”

从这一句,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妹妹很高兴,真把柳枝当成了一匹马。

预设:我读出了妹妹的变化真大,妹妹一下了长大了,变得坚强、乐观了。

(2)指导朗读:用高兴的语气读出妹妹的坚强、乐观。

(四)回归题目,总结升华

1.分角色朗读课文,尽量感情朗读。

2.为什么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

预设一:爸爸说的“出色的马”,其实是一种看不到的东西,是坚强,是独立的精神。

预设二:因为妹妹把它当成了一匹真正的马,忘记了疲劳,“骑”着它回家了,所以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

(五)小结全文。

通过妹妹前后变化的比较,我们懂得了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乐观面对,学会独立、坚强和自信地面对眼前的一切。

一匹出色的马教案 篇13

今天教学《一匹出色的马》,当备课时就觉得课文浅显易懂,没什么特别需要特别留意的,于是并没有像《千人糕》一课进行了系统解决两大问题的教学思路,就想简简单单上完了事。也许因为我有这样的“偷懒”嫌疑,孩子们学习这篇课文也没啥精神。首先是读的.问题:不够流利,感情处理不到位。就一家人郊游时所看到的美景,我所期待的那种“享受”的感觉没出来。于是我只好又走套路,示范读,孩子们谈感受。幸好朱俊郡听得够认真,用上了“沉醉”一词,让我感觉这堂课还有一点意义,虽然花的时间较长,但对感情读文的指导是起了作用的。其次是理解爸爸将柳条当作“马”给妹妹的真正用意的问题,许多孩子只知道是爸爸在帮助妹妹,但他们就是没有谈到爸爸这样和妈妈的处理方式有什么区别。兜兜转转,好不容易才谈到如果是自己面对妈妈、爸爸两种处理方式的心情、感受是不一样的,帮助、教育孩子也是需要方法的(里面我掺进了好多我的个人见解,哎!)

这堂我觉得很挫败的课给我提了一个醒:不要认为文本简单就可以敷衍了事,老师的态度和状态同时也影响着孩子!对待每一堂课,都应该全心投入,抓住主题,不要白白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珍惜课堂,抓住效率,力争一课一得!

想了解更多一匹出色的马教案的资讯,请访问:一匹出色的马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