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学作品摘抄(分享十三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看过美文吧?什么是美文?就像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衡量美文的标准。那么,你知道2篇好的美文要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家散文美文摘抄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文学作品摘抄 篇1
原文:
故乡的十月,是收获的季节。
一片片稻穗像喝醉了酒一样垂下头;田间不断传来那“商万鱼”,抢吃稻穗的“乒乓”的跳水声;村子里,鸡、鹅、鸭子的啼叫声,汇成一首欢乐的乐曲。热闹极了!丰收了,这是故乡人民躲过那艰难的岁月后,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年。
尽管乡亲们怀着一张张笑脸,挑着一担担金黄的稻谷归来,可是,我还是隐约地看到特色社会,在乡亲们的脸上,留下一道道伤痕。此刻,我能在这温暖阳光的覆盖下,欣赏着故乡的情景,我能为在故乡的被窝中酣睡,而感到幸福。我久久地凝视着晴空,久久地俯视着那金黄色的稻海,心头上不再感到痉挛,再不受到悲愁的压力。
故乡的十月,不愿离去的春燕,快活地在天空中来回飞翔,它们是那样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白天,人们在埋头弯腰收割着成熟的水稻,脚踏脱粒机隆隆的声音,随着习习的东南风迎面扑来;晚上,一轮轮新月隐浮在天际;远处,不时传来了熟悉的天籁,人们坐在大榕树底下,摇动着草扇,欢欣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故乡,不管是年过七十古来稀的老人,还是在摇蓝中的婴儿,他们那张张的笑脸和朗朗的笑声,给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无限的幸福美感。
早晨,我随着公鸡的啼叫声,顶着薄薄的雾露水,踏上了故乡的塘猛岭。昔日光秃秃的塘猛岭,如今变成了一片青葱翠绿的海洋,一种长着乌黑透红的.小鸟,在树林中你啄我赶。那刚刚露出地面的“洋菇”,尽管生不逢时,但它们仍然是显得那样勃勃生机。我沿着树叶铺满的小路走,来到了“土城”(日本鬼子侵琼时所修建的碉堡,乡亲们称为“土城”)。为了修建这座“土城”,全村男女老少,天不亮,就被日本鬼子赶到这里,在日军的屠刀下,日以继夜地艰苦劳动。乡亲们付出了九死三伤的代价,才建成了这座“土城”。天长日久,风吹雨打,如今,这座“土城”已变成平地一块,上面长出茁壮的树木,绿油油的一片。乡亲们告诉我,去年十月,村里一位跟KMT败退到台湾的少校军官,返回故乡寻根时,竟在塘猛岭“土城”迷了路。他以为,找到“土城”就能找到家乡。可是,错了!他再也找不到,那座令人心酸的“土城”了。这位少校军官在树林中,像走入当年诸葛亮布下的“八阵门”,转了大半天都走不出塘猛岭,幸好踫上乡亲,才把他引进了家门……
刚才还迷蒙在露水中的塘猛岭,现在,云收雾散,她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徐徐揭开了她的面纱。哇!一切是这样的美好、秀气。故乡的十月,唯有那欣赏大自然的人,心情分外悠闲的时候,才能见得到的。从“土城”返归的路上,我看着那铺满绿叶的银色小路,心显得情意切切。这时,我坐在地上,背靠着树,望着那一朵朵掉落归根的小叶,感触万千……
故乡的十月,尽管已从贫困线上摆脱出来,可是,与我心中所想象的十月,相差得还遥远。那种云雀欢歌、机器隆隆、阳光和煦,那种风吹草低牛羊壮的十月,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呢
赏析:
首句总起,生动忙碌的乡村场景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向我们走来,“鸡、鹅、鸭子的啼叫声,汇成欢乐的乐曲,乡亲们怀着一张张笑脸,挑着一担担金黄的稻谷归来”。作者以心理变化为线索,展开行文,家乡人民在不同时期生存状态和生活状况为主线,分层描述。抗战时期,土城的痛,痛在家乡人民的心间,也痛在我的心里,特殊年代,一道道伤痕让人民没有了欢笑。现在的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看“乡亲们怀着一张张笑脸,心头上不再感到痉挛,再不受到悲愁的压力。”而当我“从土城归来,看着那铺满绿叶的银色小路,心显得情意切切。”心理变化的起伏亦可照见时代变迁的过程。
结尾,作者提升了主题,“故乡的十月,尽管已从贫困线上摆脱出来,可是,与我心中所想象的十月,相差得还遥远。那种云雀欢歌、机器隆隆、阳光和煦,那种风吹草低牛羊壮的十月,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呢?”这个结尾有点出人意料,作者往往停留在对现有沸腾丰收景象的赞美上,作者宕开一笔,点出了不足,提出了新的蓝图,让故乡的十月,更加令人憧憬。
作品如散文诗,文笔优美清新,如诗如画场景中穿插对过去往事的描述及自己的不同心理变化,结构严谨,欣赏拜读佳作!
语文文学作品摘抄 篇2
原文
在重庆足足呆了六年半,差不多天天都在诅咒重庆,人人都在诅咒重庆,到了今天好些人要离开重庆了,重庆似乎又值得留恋起来。
我们诅咒重庆的崎岖,高低不平,一天不知道要爬几次坡,下几次坎,真是该死。然而沉心一想,中国的都市里面还有象重庆这样,更能表示出人力的伟大的吗?完全靠人力把一簇山陵铲成了一座相当近代化的都市。这首先就值得我们把来作为精神上的鼓励。逼得你不能不走路,逼得你不能不流点小汗,这于你的身体锻炼上,怕至少有了些超乎自学的效能吧?
我们诅咒重庆的雾,一年之中有半年见不到太阳,对于紫外线的享受真是一件无可偿补的缺陷。是的,这雾真是可恶!不过,恐怕还是精神上的雾罩得我们更厉害些,因而增加了我们对于“雾重庆”的憎恨吧。假使没有那种雾上的雾,重庆的雾实在有值得人赞美的地方。战时尽了消极防空的责任且不用说,你请在雾中看看四面的江山胜景吧。那实在是有形容不出的美妙。不是江南不是塞北,而是真真正正的重庆。
我们诅咒重庆的炎热,重庆没有春天,雾季一过便是火热地狱。热,热,热,似乎超过了热带地方的热。头被热得发昏了,脑浆似乎都在沸腾。真的吗?零点有那样厉害吗?为什么不曾听说有人热死?过细想起来,这重庆的大陆性的炎热,实是热得干脆,一点都不讲价钱,说热就是热。这倒是反市侩主义的重庆精神,应该以百分之百的热诚来加以赞扬的。
广柑那么多,蔬菜那么丰富,东西南北四郊都有温泉,水陆空的交通四通八达,假使人人都有点相当的自由,不受限制的自由,这么好的一座重庆,真可以称为地上天堂了。
当然,重庆也有它特别令人讨厌的地方,它有那些比老鼠更多的特种老鼠。那些家伙在今后一段相当时期内,恐怕还要更加跳梁吧。假如沧白堂和较场口的石子没有再落到自己身上的'份时,想到重庆的战友们,谁能不对于重庆更加留恋?
赏析
读了《重庆值得留恋》,你会因为观赏到了另一种风景而欣喜。从小文《重庆值得留恋》可窥大文豪一斑。
娴熟的先抑后扬的手法,使人觉得一点都不做作。对重庆的三重“诅咒”,是每个经历抗战陪都时代的重庆的人都有的心情,很实在。但是作者文笔一转,来个180度大赞美,读来简直是乾坤颠倒!但是你仍然觉得心悦诚服啊:整天爬坡,鼓起了全民抗战的斗志;云雾笼罩,好啊!既形成天然防控屏障,又平添无限风景;大汗淋漓,使人痛快淋漓热诚爽朗。重庆在作者眼中成了依依不舍的“情人”,你说他是在写风景吗?但全文没着一笔描写。你说不是写风景吗?但每一笔都着眼在重庆的山河之美。
可见,这种文章没有生活积累、没有感情积淀、没有文笔功夫是写不来的。
-
更多精彩语文文学作品摘抄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语文文学作品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