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雨衣的人教案(集锦三篇)。
穿雨衣的人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6课《充气雨衣》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略读课文,情节清晰,但识字任务较重,共要认识14个生字,有些字存在识记难点,如“旋”、“囊”等。文中的小林因为生活中的一次经历: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小林淋湿感冒了。为此,他就积极开动脑筋,想把雨衣改一改。他从张开的裙子和塑料救生圈上得到启事,将可充气的塑料气囊粘在雨衣的下摆,发明了实用的充气雨衣。课文4、5自然段中长句较多,朗读是个难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膝”“囊”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朗读感悟1、2 自然段,了解发明充气雨衣的原因。
4、学习思考,学会提出问题 ,并主动探究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14个汉字,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难点:朗读课文,联系实际,学会观察、思考。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学设计
(一)接题质疑,激发兴趣
1、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并学会动手做一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关于这一主题的。
出示课题:16充(chōng)气雨衣 课题中有一个生字,你能读准它的字音吗?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需要充气的?
教师出示充气蹦床、充气攀岩、充气水池等图片。
2、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整理并板书出示。
问题预设:
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
充气雨衣有什么特点?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要用到什么材料?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
1、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大家都已预习过,能向大家汇报你是怎样预习的吗?
随机展示预习成果。
2、检查学习生字词语
(1) 出示生字词语。你觉得认读字词要注意什么?
(2)自由拼读;开火车领读,随机正音;找出前后鼻音、翘舌音的字读一读。
(3)交流识记字形。
(4)出示课文中的词组,指名读。
(5)开火车认读。
3、完成练习:课堂作业本1、3两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你有什么困难吗?师生交流解决难题。
预设:学生可能无法判断第3题中提到的“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这句话是否正确。可随机引导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轻声朗读课文,思考黑板上的问题。相关语句可做记号。
2、交流:说说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是从哪儿发现的,教师随机引导。
预设:读了课文,学生最易解决的问题就是“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和“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这两个问题。见此机会引导学习1、2自然段。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充气雨衣的发明者就是小林。他的真名叫林恒韬,我们可亲切地叫他小林。随机出示关于林恒韬的文字资料:
充气雨衣发明者:北京市打钟庙小学四年级林恒韬(男,11 岁) 《充气雨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册识字8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歌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反思《猴子种果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份《动手做做看》课堂实录《我是什么》说课稿《识字3》教材简说乡下孩子教学反思《我选我》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发明作品:
充气雨衣,又名吹气衣。
该作品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一等奖。林恒韬被授予“小小发明家”的称号。同时充气雨衣已在工厂正式投产。
这是全国第一届科技创新大赛,在全国参赛作品中,总共评出了22个一等奖,林恒韬的充气雨衣是其中的一个获奖作品。
真能干,你们已经解决了一个问题,你还解决了哪个问题?
(2)林恒韬怎么会想到发明充气雨衣的呢?你是从那写文字中了解到的?学生读相关文字。
出示第1自然段,再读。
什么叫“顶着大雨回家”?
小林顶着大雨回家,他遇到了什么问题?(随机朗读: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就像这几天,冷冷的,这样的天气,被雨淋湿, 确实冷极了。想象一下,穿着刚过膝盖的雨衣,冒着大雨回家的小林也许还会碰到什么问题?
朗读这一段。
教师补充:因为这次遭遇,小林感冒了。当天晚上就发高烧,还为此请了三天假。假如你是小林会怎么想?
(3)出示第2自然段。
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朗读。
(4)连读1、2两自然段。
3、小林因为生活中的一件事,他去思考,并动手做了做,发明了充气雨衣。这节课我们学会了14个汉字,了解了关于充气雨衣的故事,尝试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去解决问题,你们也是很棒的。
穿雨衣的人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充 膝 联 旋 暑 泳 囊 剪 膜 胎 差 粘 嘿 棒”14个生字,读准翘舌音字:充、粘、差。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大意。
3.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教学难点: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课前预习:了解与充气雨衣相关故事,朗读课文,自学生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小组预习汇报,会认我会认的14个生字词,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
(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中一群可爱的孩子,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这时,有一件非常奇特的雨衣出现了,不管他怎样玩耍,雨水一点,也没淋到他的身上。)
2.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件雨衣?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发明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来认识它。(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2.合作交流,检查预习效果。
(1)同桌两人合作互考,一人读,另一人听或一人指字,另一个人读给对方听。
(2)教师指名领读。(看识字卡片)
(3)“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4)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例:形声字:嘿,泳,膜,胎,剪
结构相近:羞、着
多音字:缝(fénɡ)假(jià)得(děi)
易读错字:膝(xī)
(5)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6)出示词语
表演、舞蹈、优美、旋转、称赞、联欢会、展览台、徐徐张开、渐渐模糊、五颜六色
三、教师分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读文。
四、小结:
七:作业:
(1)连线:
xī bāng pǐn zhān tāi
胎 粘 膝 棒 品
六、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
嘿 泳 膜 胎 剪 充
粘 差 缝 假 得 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积累字词。
摘苹果,再组词,读文中相关的句子。
二、细读课文,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想:小林遇到了什么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2.小组内交流、探讨。
3.分组汇报,从以下方面引导:
(1)小林发明的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普通雨衣雨水顺着……用心观察)
(2)遇到问题后怎么做的?
(联欢会上旋转起裙子……勤于思考)
游泳中塑料救生圈……
(3)有了想法后又是怎样动手实践的?
(弯……缝……剪……买……压……吹……动手实践)
三、精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2.从小林发明中想一想,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怎样使设想变成现实?
四、品味课文,表达情感
1.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激发感情,组内赛读。
3.出示课件:放录音。
(雨中的孩子们穿上了充气雨衣,既漂亮又实用,一个个可神气了!)
五、激励创新,实践体验WWW.Ys575.cOM
1.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发现还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改进一下(思考、讨论、交流)
2.让我们也动动脑,动手做个小制作,成为一名小发明家吧!
六、小结
八、作业
1、组词:
fēng( ) jiǎ( )
缝 假
fèng( ) jià( )
板书设计:
16 充气雨衣
普通雨衣旋转起裙子
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看)(想)(做)
穿雨衣的人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朗读、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下雨天你们都使用什么雨具呢?在使用雨衣的过程中,当雨衣不够长时,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的情况呢?那你想过解决的办法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小朋友也遇到了这种情况,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发明了充气雨衣。
出示课题:16 充气雨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生自主识记生字。
3、向同桌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4、在班上汇报自己的识字方法。
5、检查识记情况:
⑴ 合一合:耳──关(联) 前──刀(剪) 曰──者(暑)
⑵ 比一比:膜──摸 胎──抬 棒──捧
差──羞 粘──粒 泳──冰
⑶ 读词语:旋转 塑料气囊 膝盖
⑷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到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前三个自然段。
2、下雨天,小林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想的?
3、指导朗读。
4、全班齐读。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你想怎么改进?
〖板书〗
16、充气雨衣
遇到问题──思考问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动脑筋,做小制作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明白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生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读词语:
充满 联欢会 旋转 暑假 塑料气囊 内胎
剪刀 差不多 真棒 膝盖 粘上去 游泳
二、学习课文四到六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
⑴ 小林的充气雨衣的怎样发明出来的?经过了几个过程?
⑵ 在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如何解决的?
⑶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指导朗读课文。
3、齐读四至六自然段。
三、齐读全文,说说你认为小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四、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你想怎样改进?
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讨论。
3、评选最佳方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动动脑筋,做个小制作。
〖板书〗
16、充气雨衣
解决问题──又出现问题──发明充气雨衣